2019 年的上海车展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而「造车新势力」的异军突起,似乎成为了本届车展最大的看点,在这之中,天际汽车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自 2018 年开始,从首款 SUV 车型 ME7 的官图在伦敦首发,到第一批试制车下线,再到去年底的品牌发布,天际汽车持续稳健地把量产交付时间表向前推进,然而目前为止对大众消费者来说,这个品牌依然保持着神秘感。
此次上海车展天际汽车发布了其首款中大型 SUV 车型 ME7 尊崇始发版的预售价格为(补贴前)36.68 万-38.18 万(3 年免保养、保险、维修、公共充电、道路救援、流量等费用),在今年年底,即将进入严酷的市场厮杀中。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尝试总结品牌过往路径,从团队、产品和技术等不同层面探讨一下这家企业,或许可以获取更接近全面的信息。
GeekCar 关于天际汽车的报道文章:
《张海亮再出牌:电咖推出新品牌 ENOVATE,这次要走高端路线了》
《GFM2018 | 电咖 ENOVATE 品牌推出高端 SUV 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新一批次试制车下线,电咖 ENOVATE 的整车测试有哪些?》
《详解 ENOVATE「天际」首款量产车 ME7:除了 500km 续航,还有什么值得关注?》
传统的造车基因,理性的路径选择
很多朋友问我天际汽车靠不靠谱(这个话题或许会持续很多年),如果只看创始团队的简历,答案当然是靠谱的。
董事长兼 CEO 张海亮博士,「朗逸奇迹缔造者」,曾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后出任上汽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裁和乐视汽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TO 牛胜福博士,有着 20 多汽车技术部门工作经验,曾任上汽大众车身经理、车身科高级经理、产品工程部部长等职;CMO 向东平,曾任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事业部部长兼销售部部长,斯柯达品牌销售部部长等职,任内带动大众品牌销售达到 150 万规模,2016 年加盟沃尔沃,任沃尔沃中国执行副总裁。
这帮汽车圈「老炮儿」不仅有汽车生产制造的经验,也深谙汽车营销的门道,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供应商、经销商、资本、合作伙伴等等资源,都足以支撑他们用相对可控的成本,在最快的速度内,造出质量可控的车型并且把它卖出去。
当然,创始团队的「基因」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路径和产品逻辑。在我看来,天际汽车是在用一种相对「聪明」和「理性」的方式,利用聚合的能量,试图向高端电动品牌进击。
为此,他们研发了 iMA 智能汽车架构。和传统的物理性整车平台不同,iMA 在设计之初就被赋予了软硬件结合和多层架构协同的属性,是一个智能模块的数字化集成。自下而上由网络架构、硬件、驱动层、应用层及云端 5 个层次组成,在兼容和升级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
iMA 平台可以适配各种硬件,例如动力电池方面,支持从三元锂电池到未来固态电池甚至燃料电池的升级;从 L2.5 到更高层次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车辆与云端互联到 V2X 的升级等等。
同时,由于 iMA 平台对整车电子电器化架构的创新, 车内车外网络的速度和软件迭代的速度也在被刷新。例如首款车型天际 ME7 在车内应用了 CAN、以太网等通讯技术, 车外应用了 4G 通讯技术,并整合了蓝牙钥匙及安全芯片,未来还可以拓展 5G。
天际汽车 ME7 车内人机交互体验:
对这样一款 5+X 屏联动车型的人机交互体验来说,这些底层技术支持非常重要。我们在上海车展现场体验了这台 ME7 的车内人机交互,具体视频如下:
整体来说,操作逻辑和菜单设置比较清晰,也考虑到了不同乘客的使用场景;触控屏幕的反馈速度适中,如果和特斯拉的大屏对比,还有提升空间;一些颜色、字体、icon 等设计的细节有待提升,例如仪表盘的信息显示逻辑等相对复杂,天际汽车工程师表示,目前 ME7 的车联网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中,期待在最终量产版上可以有改进。
有关三电系统
与平台的创新相反,在所谓「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上,天际汽车似乎走了一条更加「现实」的路径,他们并没有完全自主研发硬件,而是更多借助供应商的力量。
ME7 车型在电芯方面采用万向 A123 最新一代三元 622 体系软包电芯,电池包系统性密度达到 160Wh/kg,综合续航里程 500 公里;电机采用博世最新一代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电控系统也来自博世最新电机控制器设计方案。甚至对于安全性更高、密度更大的固态电池技术,天际汽车在几年前也有了布局,合作伙伴为一家与奔驰也有着战略合作的台湾企业辉能科技,将会在 2021 年满足小批量投产的能力。
对于天际汽车来说,完全自主研发包含硬件的三电系统似乎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方式,现有供应商在硬件甚至整体解决方案层面完全可以提供优质选择。当然天际汽车也有自己的技术团队配合研发和安全验证,例如在三电系统方面自有工程师 30 名左右、400-500 平米左右的实验室,电芯模组是供应商提供技术,BMS 热管理和结构是自己做,性能和安规自己做,摸底测试也是自己做。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颠覆性公司往往来自行业外部」,或许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特斯拉就是这种「来自行业外部」的公司,他选择了如此特殊的一条路径,不断用「硬核创新」刷新着行业认知。然而第二个「特斯拉」出现了吗?会出现吗?这似乎是一个无解之谜。更多涌现出的「新造车企业」在逐渐意识到商业世界的残酷后,也在向传统的方式「回归」。当然,即便是新能源,我也不认为仅仅用汽车行业的办法可以打败来自汽车行业内的巨头对手,传统的造车基因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对智能汽车和用户的理解,并且如何快速从技术和营销层面找到解决方案。以天际汽车的造车经验和能力,能否支撑起用户对这个品牌定位和产品售价的预期,我们拭目以待。